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023/12/3 来源:不详研讨素材一教材简析“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是今后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最基础的部分。通过创设实际问题的情境,列出减法算式。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理解减法的意义,并直观地理解算理形成算法,掌握计算技能。由于十几减9的算式,部分学生有一些基础,尽管在计算时存在一些不完善的技能,根据学生原始计算方法,会出现算法多样,而不同算法的体现会给初学的学生带来困扰,不知哪种方法是最适合自己的。教材在本课的编排中着重呈现了“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两种计算方法。根据一年级认知特点,通过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填一填等活动,直观帮助学生思考并将思考过程表征出来,经过语言描述,注出算式过程图,经历数学符号等形式,让学生真正实现对算理的理解。同时在练习设计中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题目的不同,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给学生留下较大自主选择的空间。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活动发现数学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学习十几减九的多种计算方法,理解其中的算法和算理。用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知道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培养学生初步探究意识,能够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准备教具:主题图、课件、实物图片;学具:圆片或小棒。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2.教学难点:掌握“破十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研讨素材二教学过程研讨素材三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20以内不退位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在编排这部分内容中,突出体现学生借助操作、画图等方式理解十几减9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十几减9退位减法的基本方法。主题图教材用游园会的情境图生动地展示了学生参加各项游园活动的情境,为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现实情境,也为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从内容角度来说,主题图是对本单元所教学内容的整体概括,包括十几减9,十几减8、7、6,十几减5、4、3、2和解决问题的内容。其中,买气球的情境是学习十几减9的素材;买风车的情境是学习十几减8的素材;观鱼的情境是学习十几减7、6的素材;踢足球的情境是学习例5(求另一个加数)的素材;套圈儿的情境是学习例6(比多比少问题)的素材。教学时,从整体到局部,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捕捉数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以此培养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例1利用主题图中买气球的情境引出十几减9的数学问题。在买气球的情境图中,小丑说:“有15个气球,卖了9个。”一个学生提出问题:“还有几个?”这样呈现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整体观察主题图的基础上,首先研究十几减9的问题,同时体现了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例1在编排上还有以下特点:一是利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让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或画图等活动,为理解算理、形成算法积累感性经验。二是体现了算法多样化。例1呈现了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破十法”,一种是“想加算减法”。还通过小精灵的问题“你是怎样算的”,让学生说说其他的算法,如果学生提出“连减”或其他方法,都应予以尊重。三是重点突出“破十法”。教材以圆片图和分步计算的方式,展现了“破十”和口算的过程,把具体的操作过程、用语言叙述的过程和抽象的计算过程对应起来,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和掌握“破十法”,也为学生脱离实物通过思考算出得数打下了基础。“想加算减法”也是对照直观图呈现,与一年级上册一图几式相呼应,便于学生理解。对“想加算减法”暂不做过高的要求,如果学生想不到,教师可进行介绍。“做一做”第1题和第2题的编排中,都通过在直观图中圈一圈或利用学具摆一摆等活动,让学生感受“破十”的需要和过程,理解算理。第3题“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教材一方面体现算法多样化,一方面给学生留出比较、消化的空间,启发学生在进一步体验中选取最优的方法,逐步提高自我完善方法的意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用“破十法”计算十几减9的算理,掌握十几减9的基本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能熟练、准确地口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