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教导最适合孩子3种方法提高学习力
2025/3/30 来源:不详父母教导最适合孩子!3种方法提高学习力,适合不爱学习的孩子。
很多父母经常烦恼,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
成绩下降怎么办?
这又是一个困扰无数家庭的大难题。不少家长在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中,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是却总不见效果。孩子的成绩没有往上涨,家庭冲突倒是激起了无数次。
“明明7点就开始进入书房写作业了,可是这期间硬是喝水、上厕所,总之就有那么多值得ta磨磨蹭蹭的事情,一天不拖到10点根本写不完作业”
“日常看电视的时候精神抖擞,全情投入,一到学习的时候,整个人就跟没了气的气球一样,干瘪瘪的,直犯困”
“辅导孩子写作业,ta一会儿手痒要擦药,一会儿渴了要喝水,一会儿肚子不舒服要歇一歇,真是忍无可忍怒火中烧”
这些场景你大概不陌生,甚至有可能熟悉到在自家每天都会上演一遍的程度。到底应该怎样做,才能能让孩子主动学习爱上学习呢?
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孩子都不是天生就讨厌学习的,他们对世界有着天生的好奇心。在还不识字的时候就能拿着漫画如痴如醉地看半天。
他们对有用的东西,有趣的人事物,都充满好奇,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欲。
可是诸位父母面对的现实却是自家孩子不爱学习。这看似与孩子天生的求知欲相悖,实则我们应该从另一个角度来反思。
也许不是因为孩子不爱学习,而是现在的学习环境与孩子的本性相抵触,以至于他们没有办法让自己爱上学习。
如果学到的东西有现实的效用,或者学的东西是有趣的,很少会有孩子会抗拒。如何让不爱学习的孩子爱上学习,以下3个方法或可一试,也许能提高学习力。
方法一:帮助孩子营造学习氛围。
不少父母在辅导孩子学习的时候,常采用监督方式。
孩子做作业的全过程都处于自己的全方位监视下,孩子写错一个字,算错一个数,坐在一旁的你就条件反射似的提高嗓门儿“这里写错了,那里算错了,重新来”。
这样辅导一通下来,孩子必定愤愤不平。你反而觉得自己倾尽了所能,结果发现孩子不领情。
其实这里不难理解,这样的辅导方式就类似你在做家务的时候,旁边一直坐着一个人,全程对你的动作指指点点,并且持续地对你的行为做现场及时纠正。
你在这样的监视下做家务,应该会生出“老娘不干了”这样的冲动。孩子其实也是一样的,你在旁边一直指指点点,孩子能受得了吗?
不如换一种方式,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下一次辅导孩子学习的时候,给ta一段时间让ta自己去做题看书阅读。与此同时,你在旁边和ta一起学习,你也看书。
甚至可以和孩子约定“你现在做这一页数学题的时候,妈妈看着两页书,千万别做太快哦,不然你题目做完了妈妈可能才看半夜书”。
这样,既能尊重孩子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同时也在旁边给了孩子一种支撑,“看,妈妈和我一起学习”。
此外,甚至可能激发孩子的竞争意识,心里想着:我一定要加油,把题目做快一点,争取在妈妈看完两页书前把题目做出来。这种学习氛围,是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给孩子营造的。
方法二:认同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孩子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理解的名词,不会做的题目,甚至背了好多次也没法背下来的课文。随之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是自暴自弃,这都再自然不过了。
但通常这时候,父母会告诉孩子“你那点儿都不算困难,那个算数那么简单,课文也很好背。你背不下来,一定是还不够努力,接着背,接着做”。
这种做法很常见,但很不可取。因为这一通话下来,意味着你对孩子的处境全然不理解,本来孩子期望爸妈能理解自己遇到拦路虎时的心情,结果碰了一鼻子灰,被淋了一头冷水,更加垂头丧气。
下次如何孩子给你抱怨课文太难背,公式太难理解的时候,试着给到孩子一些认同吧。“是的,课文确实挺难背的,毕竟那么长一篇。
这个公式也确实比较难,不是一下自己就能理解的。但是我看你这么苦恼,其实是想把这两个拦路虎都搞定的对不对?只是抓耳挠腮没想到办法是不是?
不如这样,妈妈来帮你想想看,能有什么方法把这篇文章给记下来。”
很多家长担心自己认同了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苦难,就等于在鼓励孩子放弃继续前进,或者不利于锤炼出孩子知难而上的品质。
实际这也是一个认知误区,因为认可孩子遇到的困难,实际最终是为了引导孩子走出情绪困境,进而解决问题。
认可是为了让孩子感觉到你对ta的理解,从而让孩子感觉到你和ta是同频的,只有在同频的情况下,才可能有后面的共振。孩子才会听我们后面说的话。
方法三:帮助孩子突破学习瓶颈期。
方法三实际是在方法二上的延续,在认可孩子遇到困难的基础上,帮助孩子去突破瓶颈。方法二中的认可,是为了与孩子建立情绪上的共鸣,让孩子愿意听你后面的话。
孩子遇到的这个学习问题,有可能同班同学里有人非常擅长,做得非常好。那么这时候可以给孩子说:你们班的XX这方面做得很好,不如让我去问问她的妈妈,看看XX用的是什么方法。
你在班上的时候也可以请教一下她,或者观察一下她的习惯,看看她是怎么做到的,咱们学习学习。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孩子既能坦然面对遇到困难时生发的畏难情绪,也能在情绪得到认同后主动寻求解决方法,而不是陷入情绪走不出来。
只有帮助孩子找到跨越瓶颈的办法,孩子才能在面对瓶颈时保有一颗勇往直前的心。其实父母的教导,才是最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只有大家多了解这些具体步骤,才能更好帮助不爱学习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