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曲棍球步打

2025/1/23 来源:不详

白癜风患者微信群 http://cgia.cn/news/chanye/1663488.html

在年的北京奥运会上中国男曲首次亮相,向世人展现自己的水平。现代曲棍球运动的强国虽然是澳大利亚、巴基斯坦、英国等英联邦国家,但在中国,曲棍球运动的历史却远比这些国家悠久。

中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曲棍球,但是它不叫这个名儿,而被叫做“步打”。步打是一种徒步以杖击球的球类运动,和今天的曲棍球玩法非常相似,后来随着时间的流转,步打最终变成了今天的曲棍球。

步打本身是从马球运动演变发展而来的,除了不骑马,步打和马球的玩法大体相似。考古学家曾在四千多年前的古埃及遗址中,发现了类似曲棍球运动的图案,这可能是最原始的曲棍球运动。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和古埃及、希腊、罗马一样有着灿烂非常的古代体育传统。在我国古代丰富多彩、种类齐全的体育活动中,曾经风行一时的体育项目在时间的冲刷下灰飞烟灭,人们只能从残留下来的古籍片断中追溯当年的盛况了。步打就是这样。智慧的中国古人很早就知道并掌握了这项游戏的玩法,这可以从古代的文献记载中找到证据。

唐代称这种游戏为“步打毬”,即比赛时的时候分成两个队,队员各持下端弯曲的木棍走着击打球,击入对方球门多的一方为胜。据《唐音癸签》记载,唐朝时有一种游戏叫“打毬乐”,是贞观初年魏征奉旨造的。队员“舞衣四色,窄绣罗襦,银带,簇在折上巾,顺风脚”,手中拿着“执毬杖”,舞动起来非常壮观。“打毬乐”其实就是“步打毬乐”的简称,只因省去了一个“步”字,很容易和马球的简称“打毬”相混淆。而为“打毬乐”伴奏的舞曲,到唐玄宗时期仍然存在,后来被唐玄宗改为“羯鼓曲”。

除此之外,唐朝诗人王建曾写过一首宫词描写宫女们的“步打毬”:“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毬。一半走来争跪拜,上棚先谢得头筹。”这首诗描写的是当时的宫女到了寒食节那天,到宫殿前表演曲棍球给皇帝看的情景。当时两个队正在比赛,先进一球的队要到皇帝面前去跪拜,之后才能继续比赛。

唐代的女诗人鱼玄机还有一首名为《咏球作》的词:“坚圆净滑一星流,月杖争敲未拟休。无滞碍时从拨弄,有遮拦处任勾留。不辞宛转长随手,却恐相将不到头。毕入门应始了,顾君争取最上筹。”从词的描写中可以了解到步打用的是硬木制成的球,它的弹性比气球差得多,一遇到阻碍就会停下来;步打的球杖杖头弯曲。

可以看出,王建的宫词写的是女子步打,而鱼玄机的词写的则是男子步打。这就说明了唐代宫廷中男、女步打都是非常盛行的。

在大约公元8世纪的时候,步打球远渡到了日本,唐代“步打毬”的形象,被织在了两条唐代的花毡上。这两条花毡现在还保存在日本古都奈良东大寺佛殿西北的正仓院的北仓中。花毡长厘米,宽厘米,图案由花朵和一个做击球状的童子组成。击球的童子右手拿着一个弯月形的球杖,正在弓身屈腿作击球状,在其左方绘着一个球。整个图案生动地表现出唐代童子击球的生动场景。据日本学者考证,这两条花毡确实是中国唐代的制品。因此,欧洲的曲棍球与中国的步打球之间应该有着一定的渊源。

到了宋代,步打球的名称演变成了“步击”,它也成了当时宫廷中表演频率极高的一个游戏。而宋辽之间,北方的契丹族人民对这项运动更是喜爱有加。他们经常开展比赛,情形和现在的曲棍球十分相似。但步打的命运和足球、马球一样,在清朝统治者禁止人民练武的情况下,逐渐消失不见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86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