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直播被曝打气球网友求科普真相令

2022/10/6 来源:不详

近日,网红韩某某、邱某某冲上热搜↓↓↓

4月4日的一场直播中,网名为小某先生的邱某某曝出,韩某某疑似“打气球”的证据。

画面显示,韩某某躺在一堆气球中,面容憔悴。

对此,她回应称:“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你现在拿出来说。”

记者注意到,早在年6月,公安部禁毒局

中国禁毒在线就在一条涉新型毒品“笑气”的微博中,带上了含两人网名的话题。

吸食“笑气”俗称“打气球”

长期吸食或致残

评论区,有网友不解:什么是“打气球”?

吸食“笑气”俗称“打气球”。年由英国化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里发现。他的雇员在无意中吸入后,不由自主地大声发笑并手舞足蹈,所以取名“笑气”。

“笑气具备成瘾性和危害性,长期大量吸食会影响人体维生素B12的代谢,进而导致神经损伤。最典型的症状就是手脚麻木无力、行走不稳等,严重的会致残甚至致死。”医生说,吸入笑气还会阻断大脑供氧,每吸一口都会触发脑缺氧,虽然每次缺氧时间短,但是累积效应不可小视,多次吸食后缺氧逐渐加深,也曾有在吸食过程中因缺氧窒息致死的病例。

去年《好奇实验室》曾

在浙江省公安厅禁毒总队、

浙江省戒毒治疗中心、

医院的指导和帮助下,

做过吸食笑气的实验。

实验一:真人吸食笑气

为了直观的观察笑气对人体的危害,在实验员身上安装了多种检测装置,可以监测脑电频谱、血压、心电和血氧饱和度。

吸入一罐笑气之后,实验员就产生了上头的感觉,就像喝醉了酒,脑袋血管在膨胀,心跳脉搏变得很明显。

监测数据上的变化也很明显,脑电波的数值从92下降到88,说明实验员的思维变迟缓了。

最明显的变化是血氧饱和度,从最开始的95,快速下降到79。

人体正常的血氧饱和度至少在95以上,如果长期处于79是相当危险的,虽然吸食过后会慢慢回复到正常水平,但是如果在KTV这些地方,短时间内持续吸笑气是很普遍的情况,危险性可想而知。

实验二:K粉VS笑气

吸食笑气会让人反应迟钝,甚至出现短暂的幻觉,不禁让人联想到毒品的危害,在浙江省戒毒治疗中心,我们用小鼠做了笑气和K粉的对比实验。

刚刚放进麻醉箱的小鼠,看起来很有活力,乱蹦乱跳一点事没有。

但是注入了一罐笑气之后,小鼠顿时就安静下来,呼吸也变的急促,心跳跳动的很厉害。

25秒之后基本处于镇静状态,1分40秒后小鼠突然开始抽搐,而且无法站稳,已经无法控制自己。

2分钟的时候,小鼠就趴在地上了,但是依然伴随着短暂的抽搐。

2分30秒,小鼠彻底不会动弹。

一罐10ml的笑气,在2分30秒内就能让小鼠死亡,它的危害性可见一斑,在箱子里还发现有老鼠的尿液,说明在吸入笑气后小鼠失去了自主控制力,从而产生大小便失禁的现象。

作为对比,戒毒治疗中心的研究员还配置了K粉溶液,直接注射到小鼠体内。

注射后小鼠也开始抽搐,然后慢慢趋于平静,2分30秒后死亡,这跟吸食笑气导致小鼠死亡的时间基本一致。

通过两个实验可以看到,笑气的危害性很大,主要是因为它和K粉一样都是精神活性物质,而且临床表现和成瘾也是一致的。

有人贩卖笑气被判刑

2月26日,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公布了一起卖笑气的非法经营犯罪案件。年出生的女子杨某某“以贩养吸”,获利数万元。法院判决被告人杨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判决另外两人有期徒刑10个月和9个月。

目前,“笑气”并没有被列入我国精神麻醉类药品管制目录,仅仅是作为危险化学品进行管制,因此,警方一般只能按非法经营罪去处理相关案件。而吸食“笑气”多是以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行拘。

但据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曲新久表示,理论上,大家所公认的毒品清单并不是封闭的,只要能够归到精神和麻醉药品当中,并且能够使人成瘾,对人体身心健康造成损害的,就可以作为毒品对待。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周世虹建议将“笑气”列入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在年轻人中滥用会带来很大危害,后果不亚于酗酒和吸毒。”

最后小编再次提醒大家

年轻人应该充分了解“笑气”的真相

自觉抵制滥用“笑气”的行为

不要因好奇心作祟

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来源:网信江门综合整理

编辑:袁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19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