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更大的危机在台海而非气球专家中方或
2023/7/25 来源:不详气球危机并不严重,美国过分敏感
自从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内媒体疯狂炒作所谓的“中国间谍气球”事件以来,中美关系在外交层面便又呈现出突然之间加速恶化的趋势。在中美舆论界,甚至已经出现了担忧中美开战的声音。然而,在不少有识之士看来,所谓的气球危机不过是中美军事危机的表象,双方真正的战争危机仍然源于台海。一旦台海有事,那么不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实际上都有主动对对方发起军事打击的能力和动机。鉴于双方在台海问题上投放的力量最多而都难以退让,因此这才是中美之间更现实更复杂的潜在战争爆点。
实际上,即使是在西方国家国际关系学者或历史研究者看来,美国在所谓的气球危机的应对上已经明显进退失据。巴克奈尔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朱志群就直言,这次危机本来是个可大可小,甚至可以说无关痛痒的事情。但是拜登政府显然已经在两党内斗和民粹主义大潮下将此事一再夸大为“对美国主权的威胁”,乃至“中国的入侵”。这一说法无疑是在让中美两国近些年来本就紧张的关系进一步升级到了军事对抗层面。虽然美国当前并不至于真的准备发动一场针对中国的战争,中国也无意在军事层面主动挑战美国,但军事冲突的舆论一旦被带动起来,再想要降温时就会非常困难。
而中美两国围绕中国东南海域的地缘冲突更是在拜登入住白宫之后不断加剧。随着美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优势不断被中国取得,美国为了维持继续压制中国的筹码,只能在地缘问题上不断向中国施加压力。进可以对华形成封锁包围之势,退则可以以此作为筹码,换取在经济贸易谈判中让中国在其它方面的退让。当然了,美国能做到如此进退自如,前提还是在于美国能够具有相对冷静理性的对外政策和强大的军事投送能力。然而,这对于今天的美国来说几乎已经成为了奢望,并且中国也早已经不是二十多年前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时的中国。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学院学者宋文笛就表示,如今中国的国力已经今非昔比,如果台海地区爆发一些意外,比如中美战机对峙时擦枪走火、中美军舰发生碰撞,中国可能会用军事手段进行回应,而不是进行不痛不痒的抗议与谴责。
美国已失去冷静决策的能力
在对待中国气球问题时,美国共和党,尤其是特朗普的核心拥趸们几乎是无所不用其极地渲染中国气象气球的“军事威胁”,仿佛一个意外失控的中国气象气球比美军在海外的几百个军事基地都有杀伤力和威胁性。更可笑的是,在经历了国内民粹主义反复的压力测试之后,美国空军还真的出动了最强大的F22战机击落了该气球,拜登更是将此事渲染为“捍卫美国主权和国家安全的伟大胜利”,美国方面甚至还得意洋洋地宣布因此推迟了国务卿布林肯的访华计划,而布林肯本来是要来中国落实拜登总统的承诺并和中国商议新一轮贸易缓和的。很显然,美国已经失去了最起码的冷静理性决策能力,如此下去未来双方确实有可能在台海爆发军事冲突。
而美国心态上的巨变和举止上的慌乱也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一方面是随着共和党阵营在国会上重新拿下众议院多数,美国政府的“钱袋子”实际上已经被共和党控制了。而鉴于如今美国民主共和两党的撕裂程度已经到了双方无法就关键问题进行正常沟通的地步。尤其是在拜登等人的机密文件丑闻曝光后,拜登政府显然不得不在某些议题上要表现得更加极端,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国内民意进一步滑向共和党一方。
而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美国方面对乌支援也眼看着有陷入死胡同的危险,美国的外部环境也越发复杂起来。特别是随着乌军有生力量的战损开始超越乌克兰人力的补充极限,越来越多的乌克兰机动部队已经不得不被迫进行长时间的修整,或者出现长期缺编作战的状态。而乌军在付出了如此惨烈的代价后,在巴赫穆特等战场上仍然节节败退,西方此前援助的炮兵、无人机、侦查通讯设备组成的乌军炮击体系已经被俄军的新战术成功瓦解。俄军开始尝试使用在无线电静默背景下,通过追踪定向消灭乌军无人机操作手和炮兵观察哨的办法,使得乌军的炮击体系遭到定点清除式的打击。在此情况下,失去了炮兵支援,又不肯放弃战线的乌军自然会蒙受极其惨烈的损失。
美国很可能陷入双线作战窘境
虽然西方已经承诺,将尽快援助包括豹2,挑战者2,勒克莱尔,M1在内的西方先进主战坦克。但是,西方的这些援助坦克最快也要四五月份时才能投入一线作战,而巴赫穆特、克里米纳前线的乌军恐怕连二月底都很难撑住了。在这一背景下,拜登政府显然需要在三月时为乌军的大规模溃败做出解释和说明。毕竟去年2月时乌军的溃败好歹能解释为乌克兰国家腐败,军队缺乏战斗力又缺少西方阵营的大力支援。可是如今,北约已经几乎穷尽了外交、军事、经济援助等手段,乌克兰军队此前也一度展现出了一定的战斗力,但是最终还是被俄军再次击退。显然,拜登政府就不得不做出解释是否援助乌克兰本身就是一个失败的决策,而美国国内共和党的主流声音都是反对继续援助乌克兰。这无疑就让美国陷入了尴尬境地,继续援助乌克兰就要顶着越来越大的反对阻力,放弃援助则意味着实际上承认自己的失败,更会极大打击北约组织的凝聚力。
一旦乌克兰在接受了西方阵营海量援助后仍然无法摆脱惨败的结局,这也势必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台湾岛内绿营的心态,尤其是台军的自信。毕竟现在台军的作战目的就是为了在战时想方设法拖延等候美援的到来。可是现实一旦变成即便是有庞大的美援也没什么用,那就势必极大地打击台军的信心。而对于美国来说,一旦乌克兰方面承认失败,就意味着美国在欧洲大陆的战线出现了巨大的地缘缺口。虽然此举可以暂时拉拢西欧国家,但是也需要北约方面花费更多投入加强对俄罗斯和白俄的战备。如果此时亚洲方向再爆发类似的台海冲突,显然会极大挑战美军的实战部署极限。
就目前来说,中方的军事实力已经能够在西太平洋地区对美军形成较为明显的局部优势。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方面的军事优势还在不断扩大。如果美国因为内外交困而真的要放弃乌克兰,那势必要想方设法在亚太地区扳回一局以赢回面子,考虑到拜登政府在气球事件中的神奇态度和突然强硬的做法,台海地区上空的战争疑云显然不可能消散,而是仍然在不断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