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榜样面食是山西的名片他是山西面食
2023/6/12 来源:不详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刘亚男)山西享有全国“面食之乡”的美誉。如果说面食是山西的名片,那么王张龙可堪称山西面食的名片。他不是娱乐艺人,却登上过十几家央视、卫视主流综艺节目献艺;他不是外交工作人员,但他参加过国内外大大小小的几十项外事活动,联合国秘书长都见过他的表演。
采访中,镜头下的王张龙更像是一个杂技演员,他脚踩独轮车,蒙着双眼表演头顶削面;他将一块面团揉了几下,就开始往里吹气,面团像个气球一般就越吹越大;他表演拉面的绝活,拉出的面像龙须一样,足可以穿过一根缝衣针的针鼻。他是一位山西面食表演者。
王张龙翻开手机相册,里面满满都是他去世界各地进行面食表演拍下的照片:
年跟随山西省烹饪协会面食艺术表演团,在人民大会堂为多位国家领导人进行现场表演;
年5月2日参加中央电视台《挑战群英会》并荣获“挑战英雄”的称号;
年3月在中国第六届山西第五届的“全国烹饪大赛”上荣获“五项全能特金奖”和“山西省十佳面点大师”的称号,同时在山西省总工会五一劳动竞赛中荣获一等功,同年登上了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的舞台;
年5月19日应邀参加了上海世博会山西活动月的开幕式表演,同年的5月29日代表中国远赴韩国首尔济州岛参加了中韩文化交流月的活动;
年6月份参加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并荣获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年9月21日,远赴澳门在第三届餐饮博览会上用8斤面吹出直径为1.8米的面气球,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面气球吉尼斯纪录的保持者。
年5月王张龙参加了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中国山西美食走进联合国”活动,并为潘基文秘书长和个国家代表做了山西面食文化表演;
年录制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是真的吗?》以及央视12频道《社会与法》节目,同时在安徽卫视代表多万王姓家族录制了《中华百家姓》节目。
年随山西省人民政府省商务厅“山西品牌丝路行”赴韩国、澳大利亚、印度、非洲毛里求斯进行山西面食文化推广和宣传。
年春节期间,王张龙首次将山西面食文化搬上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和《首届中国非遗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并被誉为“山西面食文化的宣传使者”。
这份履历足够光鲜,光是央视就有十多个栏目曾邀请过他做表演。黄河新闻网采编组认为他可堪为“山西榜样”,并非因为他见过诸多大明星,上过各种大舞台,而是因为王张龙背后的故事足够励志,可堪为年轻人的榜样。
如今,在山西的不少外事活动都能看见王张龙的身影。随着王张龙龙飞凤舞般的精湛表演,不少观众在啧啧称奇之余,更对山西面食文化的渊源深厚产生兴趣。山西面食给全国甚至海外食客留下深刻印象,离不开王张龙这样的面艺表演者。
王张龙说,自己是一名地道的山西人,如今已在面食行业中度过了20个年头。
说起经历,王张龙也是“苦出身”。年,十六岁的王张龙离开家乡到省城打工。他说最初选择进餐饮行业的原因很简单,“饭店都包吃住”。由此,王张龙就和面食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所有的小工里,他是最勤快的,别人不愿意做的他都做,别人做的他就要做好。早上六点就起来打扫餐厅,擦桌、切菜、配菜……他的勤快被师傅看在眼里,渐渐地师傅开始教他一些面案方面的知识。
师傅讲了技术自然需要练习,但店里的面都是要做成饭菜出售的,老板并不许他拿来练手。那时候的帮厨小工一个月只有几十块不超过一百块的工资,但为了能练好面案上的技能,王张龙从微薄的工资里挤出钱买了一袋面,白天按时做工、帮忙、学技术,晚上店里打烊之后,王张龙就拿这些面粉开始反复练习,经常练到深夜12点。
短短几年过后,勤学刻苦的王张龙的手艺有了很大提高,师傅时常夸他基本功练得扎实,面食做的好。单是掌握了做面条、包子、馒头之类的技艺并不能使王张龙满足,他开始琢磨一些新的花样。
到了年,山西第一次组织了全省面食大赛。因为颇受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