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皮鼓风洞演示模拟龙卷风小实验进校园,学
2025/1/1 来源:不详12月1日下午3点,寿光市东城新区实验小学体育馆内,三年级二班学生正在观看科学小实验。武明明看到无皮鼓就去伸手拍一下,没有拍到鼓皮,鼓也响起来了。“咦,这个鼓没有皮,也能敲响。”武明明告诉同学。
“我们看到的这个是没有皮的鼓,但是它也能发出声音,很神奇吧!其实它是利用了红外传感器的原理。当我们把手伸到鼓里面,挡住激光光束的时候,接收器就接收不到信号了,这时光电开关就打开了,录有鼓的声音就传了出来。”担当科学实验讲解员的学生刘萍萍说。
这样有趣的科学实验活动在东城新区实验小学举行一周。活动现场共有声波看得见、无皮鼓、风洞演示仪、模拟龙卷风等8台科普仪器,还有吸管大力士、水中绽放的花朵、穿越报纸等6个科学小实验。
“开展科学实验活动是希望让孩子对科学产生兴趣,在实际动手操作中得到锻炼,提升孩子的综合素养。”东城新区实验小学校长李健超说。
送科技进校园,是寿光市科协与科学小博士团队共同推出的活动。该活动目前已经在圣城小学、羊口新区小学、台头小学、卧铺小学、东城新区实验小学、侯镇实验小学等学校开展。
“我们的这些实验都和生活紧密相连,孩子们很喜欢这些有趣的实验,自己动手做做,很快就能明白其中的原理,更激发了他们探索的乐趣,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科学小博士教师王欣说。
圣城小学三年级一班学生徐可佳迷上了瓶子吹气球的实验。她准备好小苏打、柠檬酸、气球、瓶子、水,让小苏打和柠檬酸反应产生气体,让气球变大。为啥气球变大?徐可佳已经在老师的讲解下,明白了原理,小苏打和柠檬酸会产生二氧化碳,随着二氧化碳增多,气球就变大了。
王欣说,坚持做这些科学实验,一方面是希望孩子能真正对科学产生兴趣,另一方面,动手动脑有助于思维开发。(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石如宽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