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上放飞的气球,如何研究ldquo
2022/6/6 来源:不详前天完成了自己第一篇完整成型的科普文章,整个撰写和修改的过程也让我深切感受到科普的不容易。
自己对科学问题的认识是否准确深刻?
如何把科学知识通俗易懂的表达出来?
很多问题构思时觉得轻巧,提笔却显得艰难。
可能很多老师朋友觉得科普相比于科研,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务正业”,但我觉得不然,发表的科学论文读者通常只有几十上百人,而科普内容读者通常成千上万。在撰写过程中,我也进一步感受到了这种"需要对更多人负责"的压力,也让我对科学有了更谨慎的态度。科学传播应该成为每个科学家、科研工作者工作的一部分。如果每个科研工作者能够有意识地提升一下自己的科普能力和媒体素养,并愿意花一些时间实践,这对提升公众的科学认识是很有帮助的。
把链接放在这里,作为我科普领域的开端。希望以后能继续有一些小小的贡献。珠峰上放飞的气球,如何研究“双面人”臭氧?
写初稿的时候其实加入了一些个人想法和观点。但后面考虑到文章长度、科普文章的客观性删去了,感觉可以补充在这里。
未来观测体系的发展需要观测手段的创新、资金投入的加大、空间布局的优化等多方面发力。观测技术的发展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突破,资金运维和格局建构也需要长时间沟通和筹划。但我想,其中一些问题当下就值得思考:
(1)特殊位置的大气观测能否有效维持?
人们发现南极臭氧洞的存在时,南极站的大气观测已持续近30年。重大科学发现往往需要很长时间的数据积累,而本次在珠峰开展大气的臭氧探测实验是一次性的,未来是否有可能实现常态化观测,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2)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如何慧眼识“珠”,而不至于使其遗落沧海?
在法曼等人发现臭氧洞之前,美国宇航局的卫星早就开始了全球大气臭氧探测,但他们的数据处理程序把臭氧浓度的突然下降当作数据异常给剔除掉了,因此与发现“臭氧空洞”失之交臂。对进行数据的有效获取和筛选并解读数据背后的科学含义并非易事。
(3)观测体系建设能否打破国家限制?
以臭氧为例,从卫星观测可以发现印度、北非、中亚和中东地区对流层臭氧问题相对严重,但这些地区的大气观测网络实际上落后许多。一些拥有相对充足的经费和更先进技术手段的国家是否愿意将观测体系建设投入到一些污染问题更亟待解决的国家和地区?
(4)大气没有边界,可大气环境数据之间的“墙”却不少,各领域数据共享机制的完善和平台的建立未来又将如何发展?
希望在思考中我们能想出更好的解决办法,并拿出行动的勇气。
砍柴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