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脱贫故事这份特殊的照顾,让我
2023/2/13 来源:不详我叫王谊,年生,是遵义市新蒲新区三渡镇高峰村桃花组人,我从湖南省文理学院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毕业,年评为湖南省省级创新创业优秀毕业生,现住虾子镇幸福小区七栋。
我生在贫困人家,母亲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不能做农活和家务,父亲一人既当爹又当娘照顾我长大。小时候,我们家常年吃着包谷饭,半月难吃一回肉,穿着解放鞋背着破书包起早贪黑走山路上学,放学回来马不停蹄帮家里打猪草放牛砍柴照看妹妹。 年,我考上大学,我就靠着亲戚和乡邻们三十、五十的捐款凑了学费。我还记得那天,我是含着泪揣着几千元学费来到湖南求学。
我一进校就开始边读书边做兼职赚生活费,我再工地上搬过砖、商城里运过货、街头发过广告、酒店里洗床单…… 年5月,父亲查出患了直肠癌、晚期,我忽然感觉天都塌下来了。艰难的日子才有一点好转,这会我又面临了绝望,我回家带父亲检查、住院、治疗,准备手术。20多万呀,对我来说,这是天文数字,我一时无法筹集。随着父亲病情加重,我休学了,母亲也因没人照料,送进了精神病院;后来,父亲去世,再后来,母亲因痔疮严重离医院,我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党和政府的照顾,让我既欣喜又为难。我家原来的木房子,早就摇摇欲坠透风漏雨了。年5月27日,我家作为精准扶贫移民搬迁户,搬进了幸福小区。 那时候,我还带着妈妈在湖南读书,有了后备保障,我更加努力了,再校期间,我自学了艺术气球造型编织,经常拿到公园、商场、旅游景点售卖;我还到义乌、北京等地学习,成了“艺术气球装饰大师”,再后来,我成立了公司、兴办气球造型培训班,各种大型活动气球造型的订单接踵而来。
妹妹出嫁了,我还给妹妹办了丰厚的嫁妆,毕业后,我带着妈妈回到了回到遵义,回到了幸福小区,妈妈在我精心照料下,病情也缓解了,几乎恢复正常。现在,我一边在外做些零星工作,一边照顾妈妈,我还在一边拼命读书,为明年考研做准备。巩章玉整理
编辑孟锦群
编审陈富强王其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