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换人生28年二审开庭时当事人姚策躺在
2022/11/23 来源:不详白癫风多少钱可治好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20107/10172428.html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见习记者刘俏言记者张蓉文/摄
28年前,一个产房的两个普通产妇,因为前后脚生子,孩子被护士抱错。而其中一个产妇在怀孕时候患有乙肝,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在了另一个孩子身上,为原本不相干的两条生命轨迹埋下了交错的引线。
28年后,为了给肝癌晚期的儿子姚策救命,母亲决定割肝,却在此时发现这个令人吃惊的秘密。深埋地下的引线被点燃,引发连锁反应。
先是一场在众多媒体镜头前的盛大认亲场面,然后是漫长的官司拉锯战。将近一年过去了,猎奇、质疑,甚至无理由的网络暴力接踵而来,压得他们有些喘不过气。
在一审中,姚策及其亲生父母医院索赔万元, 一审法院判决支持76万元。尽管金额和姚策的预想存在差距,但是一审法院的判决医院在姚策患病上存在过错,按照60%的比例承担姚策的后期治疗费用。姚策坚持再次上诉(点此回顾)。
1月26日,“错换人生28年”案二审在开封市中院开庭,妻子就在一旁外放着直播,但姚策此时拿着手机玩保卫萝卜,平静得仿佛是个局外人。
从10号 次被下病危通知书后,姚策回到了杭州。他似乎有意识地让自己脱离开这些琐事,安心养病。
“气球”
来看姚策的大学室友(右)。
“肚子鼓得像气球,撑得很大很大。”姚策在肚子上比划着,和妻子的对戒在骨节分明的手指上格外显眼,他笑了笑,“现在体重已经不过百了。”
昨天,大学最铁的室友从江西坐高铁来看他。见面没说几句话,姚策又提到了一遍自己的体重,“现在瘦得像骷髅一样……”
室友逗着他,“你大学的时候就这么瘦,现在是回到最初的起点了。”
姚策撇了撇嘴,“跟那个时候又不一样,这个是病态的瘦,不健康。”看到室友烫了个头,他又摸摸自己的脑袋,“要么我直接剃个光头好了,省得现在头发一抓掉一大把。”
他们聊孩子,聊到游戏,姚策突然想起来说,“我前一阵子在闲鱼上买了个小霸王复古游戏机,要么给你寄过去吧。”
室友说,等姚策回了九江再说,姚策却很坚持:“现在想到的事情就现在做,别等什么以后。你马上把地址发给我,我就寄过去了。”
过了一会儿,他又小声补充道,“说不定你就见不到我回九江了……”
刚做完检查的几个小时里,他们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先是聊到室友现在的工作,“我们大学毕业的基本上都去做医生了吧,转行的很少,哪有像我这样喜欢折腾的。”姚策说。
室友紧跟着吐槽,“你那叫折腾吗?谁学渣谁知道,那时候饭都是我帮你打的。”
随后,室友说到,特意坐很久的车来看他,姚策笑嘻嘻地对室友说,“不如你给我发红包吧,发一个红包配一个照片,我就能时常想起你了。”
没等到姚策做腹部穿刺,室友要赶着晚上的车回去,“我岂止想和他一起吃顿火锅,我还想和他喝点小酒呢。”身为医生的室友摇摇头说道,很是遗憾。
下午,姚策还接到了儿子楷楷的视频电话。儿子用稚嫩的声音说“要爸爸”,姚策赶忙示意妻子玲玲把电话拿过来,要和儿子亲亲。他在视频电话里教儿子飞吻。
和儿子视频聊天的姚策。
这是病痛难得消失时的温馨一刻。很快,姚策就要迎来腹部穿刺的小手术:一根长针穿进姚策左边的肚子里,把导管留在了外面,导出来的液体袋子挂在病床的下面,每毫升要停半个小时,一晚上要放满毫升。
短暂的痛苦过后,姚策的肚子会慢慢瘪下去,不再会因为“涨得像气球一样”而彻夜难眠,吃不进饭了。
“身后事”
没生病之前,妻子玲玲最喜欢叫姚策胖子,她觉得肉乎乎的男人有安全感。
刚恋爱的时候,姚策也就斤左右,硬是被玲玲一口一口喂到了斤。“他就喜欢吃烤鸡翅啊这种让人发胖的东西……”玲玲笑眯眯地回忆。
玲玲说自己“不是一个很能扛事情的人”,看病,打官司……大部分的重要决定,还都是姚策来做的。
所以,当姚策的病危书递到她眼前的那一刻,她脑子完全是懵的——“那么多急救方案我该怎么选?如果我选错了,姚策会不会怪我?”她手抖着给自己的父母打电话, 决定把能选的都选上。
当时有人理性帮她分析姚策的“身后事”:是送回九江老家?还是送去河南?还是跟着自己回景德镇,离儿子更近一点?
玲玲耳边突然蹦出姚策说过的话,“要是死了就一把火烧掉,然后撒在大海里就行。”不对,她转了转脑袋,“姚策现在还没事呢,你们让我想这些干嘛?”
照料姚策的妻子。
需要处理的信息不止是关于姚策的,每天都有新的陌生私信从全国各地发送到姚策的手机里。
玲玲起初会认真看每条关于姚策的新闻视频,后来事情开始“变味了”。江西妈妈得知姚策不是自己亲生儿子后微妙的态度转变,以及两家人相认后关于未来协商时的种种摩擦……这一切一经互联网的发酵被无限放大,不同的声音开始传来。
网上有人莫名说玲玲是“ 妇”,说她“长得面相就不善”。玲玲很委屈,回怼了几句,又被说“坐实了 妇的身份”。她索性开始不予理睬,“别人爱怎么说怎么说吧!”
更让她不解的是,有一次自己在饭局上和记者私下抱怨的几句话,被录下来制作成视频。这让她决定以后再也不接受媒体的采访了。
“明明可以私下里解决的,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她说。
“河南麻麻”
姚策的亲生母亲杜新枝,在玲玲的手机备注里是“河南麻麻”。
休庭的时候,“河南麻麻”给玲玲打了个电话,告诉她官司一切顺利,并询问她姚策的身体状态。彼时,玲玲正在陪着姚策做检查,匆匆聊了几句之后就挂掉了。
下午,杜新枝的视频电话如期打来,她跟玲玲交代了庭审的具体情况,还小吐槽了一下自己花多元做的核酸检测没用上,话题绕着绕着,最终还是绕到了姚策身上,“他身体状态好吗?”“他现在精神状态怎么样?”
1月10日,姚策因突然吐血被紧医院抢救。“早上吐了一次,在救护车上吐了一次,下午2点多在ICU又吐了一次。加起来吐的血得有多毫升。”杜新枝心疼地说。
医院出具的“病危通知书”显示,医院对姚策目前的情况诊断为肝恶性肿瘤及上消化道出血,其病情有进一步恶化可能,随时会出现多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医院救治,当晚,姚策终于清醒,转入普通病房。“如果未来72小时内,他不再吐血,才算真正脱离危险。”杜新枝为儿子揪着心,医院陪护。他们还要照顾姚策3岁的儿子楷楷。
照顾姚策的亲生父母。
“姚策得病后特别怕冷,他受一点凉,疼痛就会加剧。医生建议去暖和的地方养病。”杜新枝说,去年12月底,他们陪姚策搬到广西北海生活,“姚策以前在这座城市工作过,比较熟悉,也相对暖和点。”
刚重逢半年多的一家五口花元在北海租了一间70多平方米的两室一厅。杜新枝夫妻俩住一间,姚策独自住一间,玲玲则带着楷楷睡在客厅。
相处没多久,病危通知书打破了平静。姚策转院到了杭州,杜新枝也要回家继续帮儿子打官司。她在视频电话里告诉玲玲,“再等我一下,我马上来杭州照顾你们,帮你分担一下,洗洗衣服。”
姚策说,自己已立好遗嘱,但仍然会积极接受治疗。
马上就要过年了。玲玲和杜新枝都无法确定要在哪里过这一家子的 个春节,“很可能就留在杭州了,还要看姚策的病情。”
这些年,玲玲从来没有在外地过过年,她有些迷茫。但她知道,眼下陪姚策等待一个奇迹,比什么都重要。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