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球框架在1833年出现于芝加哥,究

2025/5/16 来源:不详

引言

我们并不知道究竟是谁发明了“气球框架”。我们所知道的是这种结构在年出现于芝加哥,不到二十年,它就在美国西部城市风行起来。第一个气球框架式建筑大概是圣玛丽教堂,是在派往这个城市的第一个神父约翰·M·I·圣西尔主持下建立的。教堂长三十六英尺,宽二十四英尺,单层高十二英尺,屋顶为缓斜三角形。

建造者(也可能是这种建筑的发明者)是奥古斯丁·迪欧达特·泰勒,他是哈特福德的一个木匠,一个月前刚到芝加哥。教堂造价大约为四百美元,三个人用大约三个月时间造成,时间和造价大约是一幢类似的普通式样房屋的一半。早期访问芝加哥的人都对气球框架式房屋的建造速度感到惊奇。年4月的一个星期内,七幢新的建筑物出现了;到了6月中旬,又有了七十五幢。

年10月初,一位作者指出,虽然这个城市一年前只有五十幢气球框架式的房屋,“但现在,我在上星期日数了一下,共有六百二十八幢,从一天建一幢到一天建四至五幢,大约有二百一十二幢房子是商店和杂货铺”。当时,从承建到竣工的正常时间是一个星期!什么是“气球框架结构”?这个基本的新想法非常简单,现在也采用得非常普遍,所以很难理解它当初竟然需要人来发明。它只不过是用一个由钉子钉在一起的二英寸乘四英寸的轻框架来代替由榫头、榫眼、木钉连接在一起的一平方英尺的老式横梁。

承梁板(横的)和壁骨(竖的)、地板托梁和房椽都是把薄木板(2×4英寸、4×4英寸、2×6英寸、2×8英寸)用钉子固定在一起,使每一应变都顺着木头纤维的方向(即与木纹垂直)。有时人们也称它为“篮框结构”,因为分量轻的木板做成了一个完全像篮子一样的骨架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任何合适的材料里外都可以使用。通常,轻木板和楔形板覆盖在外面,没有比这更简单的了。今天,美国大约有四分之三的房屋都是用这种方法建造的。

这一了不起的发明,如果没有钉子制造方面的革命性的进步,也是不可能的。这个进步,主要是年前在新英格兰取得的。原来用手工制钉身和压钉头的工艺为一种美国的制造方法所代替。这种制钉方法使制钉过程机械化,制造钉子又快又便宜。从各方面看,关键是缺乏熟练工人。因为在芝加哥(气球框架结构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之前被普遍称为“芝加哥的建造术”)各种工人都缺少,特别缺少熟练的木工。如果要迅速安置涌进大城市的人流,就必须以新方法来建造房屋。

于是,气球框架式建筑物起而成为解决美国新兴城市的特殊问题的方法了。在老居民区,甚至在美国,房屋的供求可能比较平衡。老居民区需要住房的人还可以有权宜办法——和朋友或邻居住在一起,住在供膳食的寄宿处、小旅馆或粮仓里——直到他们的需求得到满足为止。在边远的林区,一座披屋(像林肯的父亲年迁往印第安纳南部时所盖的那种屋子)可以很快搭成。有一点时间和得到一点帮助,一个人就可以建成一个小木屋。

但城市里的人们不能住在披屋里,也不能住在草泥盖的庐舍或半面的帐篷里。即使手边有足够的木头,他们也没有时间建造小木屋。木工的人数不多,也没有组织好,还不能使人们相信每幢房子都需要他们的手艺。急需栖身之所的人们不大相信只有一种建造方法,也不轻信一种更简单的办法总是极靠不住的。不管怎么说,一个讲究速度、讲究经济的人是愿意满足于“较低”标准的。

开始,有些芝加哥人老是怀念用笨重的木头和结实的砖头建造的“漂亮房屋”,他们对新奇的轻型建筑充斥他们的新城市感到伤心。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渐渐地发现,这些仍被有些人讥笑为“棚屋”的气球框架式房屋,实际上比他们以前的那些看上去似乎结实的房屋更加坚固耐用。这是因为,潮气往往在榫头、榫眼相接处积集起来,使木头腐烂。《伍德沃德乡村住宅》这本广泛使用的建筑手册的作者兼建筑师在年回忆说:“气球框架结构看起来很轻,这个名称是那些守旧的老工匠对这种结构的蔑称。

这些老工匠一向惯于把木头弄得到处是榫头、榫眼和钻孔,因而使一根木头的强度和耐久性丧失殆尽,接着他们又认为它比一根以不同方法处理的、各种性能均未受到损伤的然而轻得多的木头坚固。”纽约《论坛报》农业编辑索伦·鲁宾逊指出,用钉子接在一起的薄木板气球框架结构不仅易造,而且实际上“建成后比用十英寸见方、钻有上千个钻孔、又花上一百天工夫用凿子和斧头凿眼装榫的木头结构要坚固到不知多少倍”。

甚至在气球框架结构发明之前,外国游客就对美国人把房屋搬来搬去的方式感到惊奇。新英格兰的框架结构房屋有时整所搬起来运往更合适的地方,但要经得起这样的搬动,框架的接头处必须特别牢固。好流动的美国人发现,这种新式的气球框架结构拆装都容易得多。一所不过是钉起来的房屋拆起来也快;它的构件很轻,能够紧凑地堆放在一起,运输起来也方便,而且任何会用头的人都可以把它重新装配起来。年建成的芝加哥圣玛丽教堂在十年中拆建了三次。

这座教堂起初建在靠近运河的州街和大湖街的西南角,后来拆下来运走,建在一个新的地点。迁移中的美国人经常希望随带着他们的房屋,或者先把房屋运走。在奥马哈,威廉·拉里默将军在年住的就是一座气球框架式房屋,这座房屋在匹茨堡安装,然后拆开用汽船运出。当奥马哈发展起来时,他又把房子搬到另一个地点。到了十九世纪中叶,建造能通过邮购运往西部农场和城市的标准化的活动房屋、教堂甚至旅馆,成了一个兴旺的行业。

到年,单是纽约就造了大约五千所这样的活动房屋,有的是根据契约为缓解加利福尼亚的房荒而建造的。纽约的一家商行把一百所轻便木屋用驮骡运过巴拿马地峡,另外一百七十五所则由海路绕过了合恩角。旧金山的阿斯特旅馆是一幢高三层半的旅馆,它有一百八十英尺长,内有十爿商店和一百个房间。它是年由纽约的同一家商行以预制构件运来的。

在芝加哥建成第一座气球框架式房屋的二十年中,著名作家如索伦·鲁宾逊等人对这种房屋的优点进行了宣传。他在年说:“设计和建造一所房屋(传统式样的),使它的所有构件能够装配起来,这需要熟练工匠的手艺,需要一批人通过大量艰苦的劳动把一根根大木头抬到一定的位置;而建造一所气球框架式房屋大概只有建一圈木栅栏的手艺就行了。”

美国乐观地把现在和将来搞混的一个线索,可以见之于用以指称城市中心的词语产生了新的模糊不清的含义。在英国,“城市”这个词有明确的含义,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从法律的角度看,它都不同于用以指称较小的地方的词语。甚至在亨利八世之前,“城市”一般都是指一个大教堂所在的地区。在亨利八世建立了新的主教管区之后,主教管区所在的自治市镇才被正式命名为“城市”。这种区别非常清楚,所以在十九世纪,“城市”这一头衔有时被正式授予少数几个并非主教管区的地方(如伯明翰)。

结语

根据英国的命名法,城市下面一级是镇,镇下面一级是乡,乡通常规定为一个小于镇然而大于村庄的建筑群。在迅速发展的美国西部,这些用语上的区别消失了。每一个真实的或想象中的拓居地,不论大小,也不论永久性的或临时性的,一律以“城市”自称。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95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