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怒踢妈妈,你会怎么办这位妈妈的做法超
2023/3/4 来源:不详甲氧沙林价格 http://pf.39.net/bdfyy/bdfzd/140220/4341462.html
文
梁禹说教育(专注优质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
孩子在生活中常常有各种需求,大多是“渴了、饿了、累了”的生理需求、“买买买”的物质需求、“爱玩”的儿童天性需求,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的欲望都可以被完全满足,孩子的天性不可能完全满足,即使这个人是世界首富的孩子。
如果你不满足孩子的某些需求就可能会:
下面是一则从孩子当街怒踢母亲的视频里截取的图片,看过的人大都很愤怒。
还有下面这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就因为买气球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她抬腿就给了妈妈三脚:
这是发生在商场里的一幕,一家三口一起逛街,爸爸妈妈和一个看起来四五岁的女儿,孩子穿着漂亮的裙子,扎着马尾,妈妈一身朴实的衣服,爸爸穿着牛仔裤,黑色的大棉服跟在后面!
先来剖析一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件的原因:
1、父母爱孩子的方式由宠爱变溺爱
溺爱,就是不公正的物质或感情还给予满足与保护,孩子就很难不出问题。溺爱型的父母对孩子表现出来的往往是妥协。
父母爱儿女是天经地义的,但是溺爱孩子却是害了孩子。
溺爱型的家庭容易滋生一个骄纵的孩子,一旦愿望不能满足就很可能引起孩子的发怒和爆发。
他年纪小时踢你,可能不会形成什么伤害,可是当一个十几岁的男孩踢母亲的时候就很容易造成对母亲的身心伤害。
而小时候有暴力倾向的孩子,这种行为伴随他终身的概率将高达90%,一个连母亲都敢打的人,他家暴妻子的风险因素也就高达90%。
某学校里的一位因为教育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就建议学员们,如果你们要嫁女儿,一定要调查这个男孩小时候的性格取向,防止自己的女儿嫁给这种有暴力历史的男孩。
2、日常的教养影响孩子的性格脾气
有些孩子在家中从小是小祖宗,凡事“高人一等”,最好吃的部分都是先孩子吃,比如西瓜,是孩子挖了中间的,家长才切开自己吃。
很多父母甚至会卑微地求着孩子吃饭、学习、睡觉。有些孩子七八岁甚至十几岁了还要家长穿衣、喂饭。
3、父母的暴力行为榜样
你去仔细地观察过孩子身上的行为,尤其三岁以前,基本上都是父母行为的翻版。你从孩子身上的言语行为,都能看出自己或者你另一半的影子。三岁以后他可能会因为上幼儿园、看电影、视频等等原因会受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暴力型的孩子身边有暴力型的环境
当女儿踢妈妈以后,看看这位爸爸的表现:
敢踢我媳妇?敢不孝顺父母?这么小就敢造反?!爸爸飞起一脚反踢女儿,这种做法得到网友们高赞。
孩子踢妈妈和爸爸踢孩子,如出一辙,如果失足也可能造成伤害,并且有可能成为孩子继续模仿的对象,所以我对上面父亲反踢孩子的事情并不持有点赞的观点。
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正确的教育指向了幸福的晚年,错误的教育会带来未来的酸楚,并且有可能对社会造成犯罪的后果。”
看看一位爱学习的母亲的做法:
一、第一时间认同孩子的需求
这位妈妈认为,认同感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情感,当认同感缺失的时候,很容易就会孩子造成负面的情绪影响。
紧急又合理的需求尽量第一时间满足,比如渴了、饿了、累了等生理需求。
对于一些看起来不太合理的物质需求,也表示认同。认同感首先能抚慰孩子的情绪,当孩子喜欢某个玩具的时候,妈妈说,那个玩具我也很喜欢,但是你已经有很多这样的玩具了。让孩子先有满足感。
如果那个玩具很贵,妈妈不想支付,就跟孩子商量说,这个玩具的确很好,你也很有眼光。来,我们商量一下,我们如何能买到它?你说每个月存5块,存10块,存多久能买下它?
二、事先约定规则
这位妈妈常这样说:“今天妈妈要带你出去玩,我们要先去逛商店,你可能会碰上你很喜欢的很多东西,但我们就买一个,行吗?”
孩子张大眼睛,点头。到了商店他会摸摸这个玩具,那个玩具,然后仔细挑选一个自己最满意的,回家。她常发现孩子挑的东西性价比相当高,而且外观也很漂亮,关键是孩子自己挑的唯一一个,他通常会喜欢和珍惜。
三、从小培养孩子的财商意识
这位妈妈很爱学习,在财商还没有普及到中国的时候,她就提前学习到了财商。她学习到犹太人从小都培养孩子的财商,于是她不像其他父母对孩子那样只要求注重分数,学习好就行,而是从小也培养孩子的道德以及赚钱和驾驭金钱的这种意识和能力。
孩子6个月的时候就抱着孩子跟她一块去做市场,两岁多的时候,孩子已经可以独立地去发放名片和宣传页,当然奖励不可少。每作一次宣传活动就给孩子发一笔业绩奖金,每次买东西妈妈就会问孩子,这次花你的钱还是花我的钱?孩子唱说花我自己的钱。每花一次钱还会用上减法,每收入一次钱就会用上加法。这种培养下的孩子很少提出超额要求,而且数学也学得很不错。
四、做孩子的快乐情绪榜样
这位宝妈也是有了孩子以后才真正的奋兴,希望孩子爱学习,情绪好,就自己处处做榜样。自己也常常是笑脸人、爱学习,和孩子玩时深度陪伴,就像小朋友一样玩在一起。
三、假如你正面临这种孩子发怒情绪带来的烦恼,该怎么办?
情绪每个人都会有,一岁前就会有快乐、生气、悲伤、恐惧。
随着人年龄的不断长大,这四种情绪会慢慢演变出新情绪,比如愤怒就是从生气演变出来。
假如你正面临这种孩子发怒情绪带来的烦恼,该怎么办?
1,接纳和理解孩子的情绪
假如孩子打骂妈妈,妈妈可以温和而坚定的对孩子说:“我知道你现在因为......很愤怒,你觉得没有达到你想要的,我可以理解。但你不能打、骂人,这让人很伤心,会伤害我的感情,因为别人打你,你也会很伤心、难过。如果你停止打骂,我可以陪在你身边和你一起想办法;如果你还打、骂人的话,那我先离开,等你冷静下来时咱们再想办法”。
当孩子打骂父母的时候,一定要制止,同时表达出:我不允许任何人这样来伤害我,即便我是你妈。
2、告诉孩子情绪疏导的方法
当孩子不打骂人的时候,告诉他那些方式可以发泄情绪,比如大声喊出来“我真的太棒了,因为我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我长大了,所以我能控制我的情绪了,我长大了,真是太好了!”
平常多教孩子一些情绪转移的正能量词汇,让孩子在有情绪的时候能得到释放和转移,心里会舒服很多,同时又可以塑造孩子积极的人生状态。
3、父母要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
孩子会打骂人,通常都是身边环境学来的,其中家庭的影响最大,也有少部分也从学校或者身边小朋友或是从一些视频、书籍中学来的。
家庭中有人喜欢暴力解决问题,要马上知错就改,如果是从其他地方学的,要告诉孩子,这种行为的错误在哪,帮助孩子明辨是非。
4、和孩子有效沟通
先将孩子发怒的缘由了解清楚,妈妈也表达出个人的想法。如果不给孩子买这个玩具的原因一定要告诉孩子,预算超支、你类似的玩具太多,大一点的孩子可以教他看复利表。
如果现在花的这块钱,20年的复利以后,这笔钱可以是30来万。计算方法:
举例:将这笔钱每月末存起来,假定是元,每个月都把不该花的存起来,加上每年的利率滚动,会是什么样?
A=;i=1.25%;n=;
F(A,i,n)=A*/i
=*/1.25%=.90元
把这个表给孩子看,把那个计算题算给孩子看,如果看不懂过程,他只会更加敬佩你。但他一定能明白结果,并自己去权衡。
5、尽可能在很小的时候就训练
比如一岁半左右的宝宝发脾气,那时候孩子实际上分不清打人还是寻求帮助的举动。我们需要抱抱他,安慰他,然后帮他诉说出来:“宝宝是不是累了?”“宝宝这是在想妈妈了吗?”“宝宝难道生气了,为什么呢?”
再大一点呢,当孩子学会攻击人的时候,我们理解接受孩子的情绪时,也要设立界限,当孩子知道自己的情绪可以表达、能够被接纳并且被转移的时候,他就会慢慢懂得“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会慢慢学会和自己的情绪和谐相处。
现在给我们自己和孩子补上这一课,不算是亡羊补牢中的为时已晚,甚至对于还不曾养育孩子的人,也不算为时太早。
各位家长朋友们你们怎样看待孩子怒踢妈妈事件呢?欢迎评论区留言,我们一同探讨!
梁禹说教育:专注于婴幼儿早期教育,儿童教育,青少年心理教育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