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神奇科学景泰文旅
2023/5/7 来源:不详中医治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zqbdf/140326/4361603.html
让科学的真和美,走进孩子的心灵。
神奇科学.mp:44来自景泰文旅武侠小说里经常出现一些“奇花异卉”,它们要么是毒药,要么是解药。相信不少武侠爱好者肯定思考过这个问题,现实生活中真的存在这样的花卉吗?
现在,我们做一个非常“神奇”的试验。
请你先拿出一朵纯白色的康乃馨,再准备两个玻璃杯,一个里面倒进清水,另一个里面倒进红色的食用色素。
接下来,用剪刀将康乃馨的花茎均匀劈开。然后,将劈开的花茎分别插进两杯水中,静置24个小时。
下面,就到了见证奇迹的时刻,你会惊讶地发现,白色的花朵一半还是白色,但另一半已经变成了红色。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难道是这朵花“基因突变”了吗?其实不然,花茎就像是一个吸管,它可以将花朵根部的养分输送到花瓣上,当我们将花茎劈开以后,这个“吸管”并没有全然坏死,而是一分为二了。这时候,一边的花茎吸收了红色的食用色素,将其运输到了花瓣,花瓣就被染成了红色。
这项实验不仅十分有趣,而且发人深思。如果植物从脏水中吸收了有毒的化学物质,这些东西就会被运输到叶片和花瓣中,我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食用这些食物,将会到身体产生很大的伤害。
你小时候有没有幻想过,自己有一天可以拥有“隔空取物”的本事?现在,我们就有这样一个实验,叫做“凌空点蜡”,不接触蜡烛,你就可以点燃它!
让我们先用点火枪点燃一根蜡烛,让它燃烧一段时间,然后吹灭蜡烛,观察下蜡烛上方有没有冒出白色烟雾来,如果有,那就再次拿起点火枪,不接触蜡烛,而是在白烟上点火,这时候你就会看到只有在武侠电影中才会出现的画面:火苗顺着白烟下降到蜡烛芯,蜡烛被重新点燃。
蜡烛的燃烧是石蜡在高温下的氧化反应,当烛火熄灭以后,石蜡蒸汽并不会立刻消失,而是以冒烟的形式继续散发,在石蜡蒸汽浓度比较高的时候,遇上明火,它就能像导火索一样,再度引燃蜡烛。
当一个车间里有很多粉尘、棉纱微粒的时候,遇到明火或者热源,有可能就会发生爆炸,这其中的原理和“凌空点蜡”是一样的。
不知道你有没有在电视上看过那种“极限表演”,一个壮汉,慢慢地躺在钉满了钉子的木板上,观众看着锋利的钉子,都为他捏了一把汗,但这壮汉却毫发无伤,还招呼着伙伴将一块巨大的石头放在自己胸口。
我们看到这样的表演,难免会想,这个人是不是运用了一些特殊的护具或者技巧,才能做到这样高难度的表演呢?下面这个神奇的小实验,将为你解疑答惑。
首先,让我们用打气筒,给一个气球充好气。然后,将这个圆滚滚的气球放到制作好的“钉板”上,轻轻向下按压,或者缓慢地向前滚动它,这时候你会发现,躺在钉板上的气球依旧“安然无恙”。
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还能看到气球底部有一些轻微的变形,但是,钉板并没有刺破气球。
这是为什么呢?想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引入一个物理概念:压强。当钉板上只有一根钉子的时候,钉子和气球接触,受力面积小,压强大,气球很容易就被刺破了。但是当钉板上有无数个均匀排列的钉子时,气球和钉子的受力面积就增大了,此时压强变小,你轻轻按压气球,气球只会变形,不会破裂。
所以说,那些肚子上放着石板,任人用大锤砸的表演者并没有“金刚不坏之身”,而是巧妙了利用了“压强”的原理,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的表演。
说完这个“气球滚钉板”的实验,我们再来看下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气球实验,那就是“竹签穿气球”。
用竹签穿气球,通常都是气球当场炸裂,有什么办法能让一根竹签穿过气球,而气球不会破掉吗?
首先,你可以在一根长竹签上均匀地涂满植物油,然后将竹签缓慢穿过气球的系口处,并且慢慢地转动竹签,这时你会惊讶地发现,气球并没有炸裂。
气球最怕尖锐物体扎,这是基本常识。制造气球的橡胶是高分子聚合物,它的长链式分子可以被拉伸和收缩,气球被吹大的过程就是分子长链被拉伸的过程,如果用尖锐的物体刺穿气球,分子链也会被破坏,气球就会爆裂。
但是,当气球被吹起来的时候,它各处的拉伸程度是不一样的。也就是两端比较厚,中间比较薄,将竹签从底部插入的时候,这里的橡胶强度最大,能够经受住穿刺而不至破裂,并且,它能够自动收缩,让竹签与气球精密吻合,竹签上的植物油还能加强破口处的密封性。
医院打点滴,血管的收缩力可以紧紧箍住针头,避免血液渗出,这和“竹签穿气球”是同一个原理。
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他两岁的时候便跟着父亲一起观看克利夫兰航空表演。物理大师费曼,还坐在婴儿高脚椅上的时候,父亲就教他玩多米诺骨牌,许多名人都能从他的幼年时代找到一生成就的伏笔。
儿童的心田是一片神奇的沃土,哪怕不经意间落下一颗种子,日后也能长成参天大树。赵致真和王俊老师共同编写的这套《神奇科学》,就是让科学的“真”和“美”走进孩子的心灵,在不久的将来,指引他们走向更美好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