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碰撞时尚,首届大湾区旗袍巾帼风采大赛
2023/2/15 来源:不详1月10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旗袍巾帼风采大赛决赛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举行,21支队伍参与决赛。身姿绰约,步伐旖旎,钩花华美,盘扣错落……在婉转乐声中,中国传统旗袍服饰与现代时尚元素交融与碰撞。
决赛现场,靓丽的“中国路姐”身着时尚感十足的改良时装旗袍,融说唱音乐、动感舞蹈、旗袍走秀于一体上演《一路朝阳花自芬芳》绚丽开场;“广府味道”浓郁的《粤韵芳华》《花好月圆》《广府新韵》《香山风华》《星湖风雅赋》等旗袍秀表演,唤起人们记忆中的广府情怀;在《医者初心》《桃李芳园博雅馨香》《最美审计人》《四季流转百年风华》《百年再出发,湾区绽芳华》《琵琶行》等旗袍秀表演中,医护、教师、审计、财政、海关、建筑等行业的佳丽们换下工装身着旗袍,举手投足处尽展雅致潇洒,一颦一笑间尽显古典韵味和新时代湾区女性的魅力。
“湾升明月,在这人间银河,多少心心相聚,多珍重……”在借用了广东粤语童谣创作的《湾》的歌声中,港澳台联队手捧红心气球,表达对祖国虔诚的赤子之情,致敬心中的那一抹红。来自澳门茶艺专业人员协会也特意制作参演视频——《茶与旗袍》,带来旗袍与茶相依的视觉盛宴。
经过激烈角逐,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选送的《就在这里》获得特等奖;广东广播电视台《粤韵芳华》、华南师范大学选送的《桃李芳园博雅馨香》、广东省财政厅选送的《四季流转百年风华》获得一等奖。
工艺之美:一件手工旗袍需要缝上九万针
决赛现场还设置了旗袍展示长廊,展出了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旗袍设计竞赛的部分获奖作品。
“旗袍制作的一针一线都是匠心的体现。参赛作品中有一件旗袍主要由手工缝制,需要缝上九万针。旗袍的盘扣看似小巧,却是整件旗袍的点睛之处,旗袍的布料和款式不同,盘扣也不能千篇一律。编织一个精巧的盘扣通常需要花上2~3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整个制作过程极其考验制作者耐心、专注、精益求精的态度。”首届粤港澳旗袍设计大赛金奖获得者、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服装设计专业老师包艳萍说,不管旗袍制作工艺如何改进,手艺人仍将旗袍视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林姿含认为,从旗袍的设计看,以往传统的旗袍,无论是款式、风格、面料、色彩等,均以传统的风格为主,而在本次设计大赛中,运动旗袍的设计成为一大亮点,是一个大胆的创新。穿着旗袍跑马拉松,非常酷炫。在色彩搭配上,大红、玫瑰红、深红和金银色都是传统旗袍的习惯用色,而本次大赛在色彩创新上也有了很大突破,如采用白色丝绸面料,在局部镶滚彩色的边或大面积镶银牙的设计手法,既能体现旗袍的高贵优雅,又不会让旗袍的设计显得单调。
在款式方面,本次设计大赛不但在款式、图案、面料上有了很大的创新和突破,同时在衣领、衣身、衣袖、摆衩等方面也进行了创新设计。如衣领,除了传统的立领外,还采用了驳领、垂领、翻领、荡领、立翻领、无领等领型。衣身除了传统的前后胸腰身,还添加了纵向横向的分割线,采用不同面料进行拼接等。衣袖上,除了中式平袖外,还设计了花瓣袖、荷叶袖、泡泡袖、宽袖口、借肩袖、蓬袖、两片式西装袖等袖型,使旗袍显得更加多姿多彩。摆衩的长短也有新变化,设计师在摆衩上增加了诸多的装饰配件以及时装化的手法。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邓潇丽通讯员:王艳、蓝娟图片来源举办方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黄紫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