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是抢来的20年前的年俗重现
2022/12/1 来源:不详治白癜风长春哪家医院好 http://m.39.net/pf/a_4618892.html
发压岁钱,最早出现于汉代,是中国人春节习俗之一。长辈将事先准备好的钱分给晚辈,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在贵州,压岁钱发多少、怎么发?让我们从贵州这些家庭的故事中,感受不一样的春节,一样的快乐。
20年前的回忆
今年春节,9岁的猪猪妹第一次拥有了部分压岁钱的“自主支配权”。
尽管这“部分压岁钱”只有元,但每一张都是猪猪妹辛苦“抢”来的。而“抢”压岁钱的经历,在20年前,猪猪妹的爸爸毛小伟也经历过。
年,除夕,遵义。
13岁的毛小伟和表姐表妹们正在卧室里吹彩色气球。不一会儿,表哥拿着一个打气筒进了屋。
就像从农耕时代跃入工业时代一般,因为有了“先进”的工具,用嘴吹气球费时费力的状态成为了历史。6个小伙伴分工作业:年龄较小的表妹负责递五颜六色的气球皮;表哥把气球皮套在打气筒上,用脚踩几下气囊,气球就吹好了;毛小伟和表姐轮流接过吹好的气球,在尾部打个结;精力旺盛的两个小表弟则坐在一旁认真数数,可究竟吹好了多少个气球,他们总是数不清楚。
大人们忙前忙后张罗年夜饭,孩子们也没闲着。气球也越吹越多,两三个小时后就堆满了小半个卧室。
丰盛的菜肴端上了大餐桌,五彩的气球也被孩子们运送到了客厅一角。
最激动人心的一刻来临,长辈们从各自的包包里掏出一沓钞票,“抢钱”活动拉开大幕。孩子们站在气球中间,毛小伟选择了一个“绝佳”位置——靠近舅舅。因为他觉得舅舅手里的钞票看起来好像厚一点。
“5、4、3、2、1,开抢!”一张张钞票在空中飞舞,毛小伟只在空中抓住了三四张。更多的钞票掉进了密密麻麻的气球堆里。蹲在地上找,收获更多。
欢笑声、尖叫声,伴随着踩爆气球的“噼里啪啦”声,春节最快乐的一幕定格在毛小伟的脑海里,即便过去了20年,依然难以忘怀。
计划再“抢”一次
可是,并不是每一年春节都这么热闹。
有时候,家人们聚不齐,孩子不够多,没条件玩“抢钱”活动;有时候,几家人决定集体旅游过年,“抢钱”活动也就没人想起;有时候,长辈们忘记提前买气球或者忘记去银行兑换新钞票,“抢钱”活动取消……
慢慢地,毛小伟和兄弟姐妹逐渐长大,从童年步入了少年、青年、中年。20年前玩过“抢钱”游戏的孩子们,大多都成了家,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每年除夕的娱乐项目,从老到小几乎都只剩下了“修长城”和玩手机。
“要不,今年春节来点新鲜玩法?”今年1月底,毛小伟忍不住在家庭群里说。
“今年春节遵义市区不能放烟花爆竹,你想怎么玩?”表妹问。
“踩气球、抢‘压岁钱’。”毛小伟这几个字,勾起了群里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回忆。
20年前撒过钱的二姨妈当即表示赞同,她立马给毛小伟的小姨、三姨妈等除夕夜即将一起过年的亲戚打电话,商量活动流程和准备工作。
按照最终的活动规则,在气球中抢压岁钱的只能是孩子。孩子的爸妈负责拍照拍视频,爷爷辈的长辈们负责撒钱。
每一个长辈都委托二姨妈,提前到银行兑换一块钱的新钞票。毛小伟网购了彩色气球和打气筒。
“其实并不需要准备太多东西,重点是提前跟自家娃娃说好活动的规则就行了。”毛小伟非常自信的是,当年一起抢过压岁钱的兄弟姐妹,只有他家生了两个娃,大的那个已经8岁了,“肯定是我家‘抢’得最多嘛!”
各就各位,预备,抢!
年,除夕,遵义。
今年,亲戚们都定了在毛小伟小姨家过春节。就跟20年前一样,一大早,孩子们就围在一起吹气球。中午,三大袋子气球皮变成了一阳台的彩色气球,非常漂亮。
亲戚们都到齐了。厨房里,热火朝天,年夜饭正在紧张准备中。腊肉香肠、梅菜扣肉、夹沙肉、卤鸡爪、小米鲊、折耳根拌酸菜、炒腰花、清蒸鱼、糯米圆子、三文鱼刺身、山药炖鸡等菜肴逐一摆上了餐桌。
猪猪妹问了毛小伟无数次“好久开始”。毛小伟也问了长辈们无数次“可以了不”。
下午4点,年夜饭准备就绪,除夕第一道大菜就是——“抢”压岁钱。
孩子们站在了气球中,眼巴巴地望着长辈们。长辈们也来了劲儿,脱了鞋站在沙发上,手里晃悠着一大沓新钞票。猪猪妹是所有孩子中最大的一个,毛小伟答应过她,“抢”到的压岁钱可以自己留着花,不用上交。总共块钱,5个孩子抢,平均一人元。按照原有的心理预期,猪猪妹的战绩应该会超过这个平均数。
“各就各位——预备——抢!”白花花的钞票飘在空中,孩子们伸出了小手,但并没有抢到太多,更多的钞票掉到了气球堆里。猪猪妹在地上捡到了一大把,双手抓不住了,于是把钱抱出场外,转头回来继续捡。
“这里!这里!这里有好多!”“那边还有!”场外,大人们激动地指点着自己的孩子。七八分钟后,地上一张钞票都没有了。大人们涌入阳台,牵着孩子的手,一起踩气球。
“噼里啪啦”的声音在房子里回荡,关于春节的热闹瞬间,或许也会从此刻开始,印在猪猪妹和弟弟妹妹的脑海中……
文图:记者庞智
来源:贵州都市报、都市E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