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防长抱怨中国拒接电话,俄再强调对华合作
2023/6/19 来源:不详击落中国气球后,美国防长抱怨中国拒接电话
据英国官媒路透社2月8日报道,当地时间2月7日,美国国防部发言人帕特里克·莱德在记者会上表示,在击落了飘入美国境内的中国无人飞艇后,美国方面向中方提出请求,希望能够促成两国防长的电话会谈,以就此次事件进行讨论,但是中方拒绝接电话。中美两国防长此前曾在年11月份于柬埔寨举办的东盟峰会上会面,彼时双方就管控双边危机进行了沟通。
当地时间2月2日,美国国防部宣称,在美国上空发现了一个疑似来自中国的“间谍气球”。随后的2月3日,中国外交部对此进行了回应,称确定该气球是属于中国的无人飞艇,受西风带影响而飘入美国领空,属于不可抗力因素所导致,并对此表示遗憾。在中方作出回应后,此次事件迅速发酵,在美国国内掀起了一股舆论风暴。
共和党一方以特朗普为代表,就此对民主党一方展开了大肆抨击,将中国气球飘入美国领空一事同珍珠港事件、事件相提并论,试图营造“美国遭到入侵”的舆论氛围,从而在同民主党的舆论战中占据上风。而民主党一方其实也有话说,在此之前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正计划访问中国,为了营造友好气氛,在1月底美国国防部发现这个气球时,民主党一方依靠自身身为执政党的优势硬是把消息压了数日,一直到2月2日才公布。民主党方面认为,拜登政府在应对气球事件时表现“过于谨慎”,是出于大局考量。
此外,气球在被击落前飞行高度过高,据说在3万米以上,这为美军击落气球平添了许多困难。相关报道中提到,在2月3日时,美军曾多次尝试击落气球,甚至拿出了冷战时期研究出来的“急跃升”战法,但全部没能奏效。至2月4日气球高度下降后,美军的F-22才终于够到了气球。除了美国两党为此事吵得不可开交外,美军作为美国国内不可忽视的一个半独立的政治势力,同样在气球事件中丢尽了颜面。
了解了这些,再来看美国国防部长试图寻求同中国国防部长对话的新闻,其实可以发现一些新闻里不会提到的端倪。美国在气球事件中,表现出了一个以往极难看到的状态,那就是美国强大的宣传机器开始由外向内,从以往的外宣导向向着内宣导向转变。这在冷战时期也曾出现过,以麦卡锡主义和反越战运动为代表。
麦卡锡主义出现的背景,是二战结束前到二战结束后,美国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彼时美国的军费占政府开支的近一半,年一年时间里美国国内出现了三万多次罢工运动,这引起了美国政府的恐慌。反越战运动则更不用说,为了同苏联争夺霸权,彼时的美国就如同今天的乌克兰政府一样,将本国年轻公民强制征召并派往越南送死,付出了大量的生命和金钱,一方面对经济影响大,另一方面也使得美国年轻人们看不到希望。
综合以上两起历史事件,不难看出,美国的宣传机器由外向内,一般是有重大的内外因素互相影响所导致的,其中外部因素一般是诱因,而内部因素是主因。麦卡锡主义兴起的过程中,二战结束和苏联崛起是外因,美国内部因为战争开支巨大而导致的社会经济下行是内因,内因导致美国国内民众不满,进而引发了美国国内的危机,反越战运动中也是类似的道理。
需要认识到,美国的地缘政治环境是极为特别的,东西两大洋决定了罕有外敌可以入侵美国。在完成了全球霸权建设后,美国最有可能的威胁来自拉美,这一点从冷战时期拉美地区的各种令人震撼的惨烈景象就可以窥得一二,这片孕育出了玻利瓦尔、何塞·马蒂、萨尔瓦多·阿连德的土地,时至今日居然没有出现一个具备世界级影响力的国家,这和美国对拉美的敲骨吸髓有着直接的联系。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动乱必定是来自美国内部,而绝无可能来自美国外部。就以共和党一方拿来拉抬气球事件严重性的珍珠港事件和事件为例,珍珠港事件的起因,和一战的起因是类似的,都是帝国主义之间的分赃不均。美国作为二战策源地,作为纳粹德国崛起、军国主义日本侵略中国的最大帮凶,作为一战战后秩序最大破坏者,仅仅是一个远离本土的海外军事基地遭到打击,并不算什么大事。美国人没有经历过有组织有预谋有计划的大规模屠杀,根本无法理解外敌入侵对一个弱小的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
类似的,事件的起因是美国对中东事务的粗暴干涉,其通过扶持极端势力在中东地区对抗苏联,却又拒绝在苏联解体后停止干涉地区事务,最终招致了这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灾难。但事件造成的死亡人数不过区区九千余人,相比于美国三亿的人口不值一提,甚至称不上是“屠杀”。
美国对于外敌入侵的敏感性,对于此次气球事件如此跳脚,说到底还是内部斗争白热化,双方都想要藉此来争夺话语权罢了。至于美国防长寻求同中国防长通话,这是政治作秀,中美双方也都知道这是政治作秀。在美国的实力相对于所有国家都具备碾压级别的优势时,美国政府自然可以逼着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陪他作秀。但是,现在已经是年,美国正在各条战线上同时收缩和扩张,这自然就由不得其肆意左右别国政治了。
更进一步说,美国两党看上去在争权夺利,但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是有着高度的共识的。无论哪一方在台上,都会以分裂中国、弱小中国、混乱中国、毁灭中国为目标,制定和实施对华政策。所谓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从来就不是一句空话。苏联和俄罗斯已经做出了前车之鉴,现如今仍在持续的惨烈的俄乌冲突便是明证。
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角色是明晰的,但也是暧昧的。明晰是指,中国官方的立场是一向的、明确的,也就是劝和促谈;暧昧则是指,由于中国具备左右俄乌冲突胜负的能力,因此在美西方,尤其是美国看来,中国的不明确反对俄罗斯,就等于是支持俄罗斯;只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并没有明确支持俄罗斯罢了,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必定会明确站队俄罗斯。
俄乌冲突中国扮演关键角色,西方亡我之心不死
为了阻止中国全面支持俄罗斯,自俄乌冲突开战以来,美国就在大力经营中国舆论场,开展对中国的舆论战,最常见的话术是强调中俄之间的历史恩怨,但这一话术的问题在于一直没有能够绕过另一个问题,即中俄历史上的诸多恩怨中,乌克兰都是沙俄的帮凶。另一个话术是强调近几十年来俄罗斯的腐败和落后,以及中俄关系中中国吃了多少俄罗斯的亏。这个话术的问题在于,腐败、落后、民主自由等等的定义权在美国人手中,只要美国政府有心,同样可以对其进行鼓吹,就如同吹捧苏联时代的叶利钦、帮助尤先科在乌克兰进行颜色革命一样。
俄罗斯目前的决策层毫无疑问是存有对中国的芥蒂的,这种芥蒂是一种复杂的情绪,一方面在苏联时期,苏联是中国的老大哥,民族情绪驱使现如今的俄罗斯人在看待中国时时常抱有一种莫名的傲慢心态,“一日是老大哥终身是老大哥”,拒绝正视自己的退步和中国的进步。另一方面,中俄交往中,俄罗斯的西方思维和殖民主义残余促使俄罗斯方面经常会做出一些占便宜的小动作;再有就是,俄罗斯目前的决策层,自普京以下全部都是亲西方派出身,对中国的好感度本就不高,是在西方国家三十年如一日的围追堵截下才逐渐重视起中国来的。
俄罗斯密集强调对华合作,释放积极信号
年中,吉尔吉斯斯坦宣布,在取得了俄罗斯的支持后,中吉乌铁路的建设将会加快进度,这被认为是俄罗斯默许中国进入原本属于俄罗斯势力范围的中亚地区的信号。不久之前,俄罗斯驻印度大使丹尼斯·阿利波夫在出席活动时表示,有人认为俄罗斯已经成为了中国的“次级伙伴”,但俄罗斯确信自己依旧是中国的一级伙伴。
还是在不久之前,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接受俄罗斯官媒今日俄罗斯采访时表示,中俄关系在质量上高于军事联盟,双方没有限制和禁忌,是中苏以及随后的中俄建交以来最好的状态。从俄罗斯频繁强调中俄关系重要性,密集强调对华合作地位的种种言行来看,可以预见,未来五到十年内,中俄关系不会发生剧烈的变化,绝不可能出现如美国所期望的那般闹翻的场景。
这是一件十分讽刺的事情,中俄两国作为有着漫长边境线的陆权国,彼此之间的矛盾是绝对不会少的;但在更加强大、更加可怕的共同的敌人,也就是美国的威胁之下,中俄之间的矛盾被更大的矛盾,也就是美俄、中美矛盾所掩盖。美国针对中国所制定的围堵战略,在北半边可以说是完全破产。
菲律宾废除合作协议,南海风云再起?
当然,对美国来说围堵中国的战略也没有完全破产,至少在东南方向上似乎还有点希望。当地时间1月10日,菲律宾最高法院宣布,认定年菲律宾与中国、越南公司签署的一项南海油气勘探协议违宪并予以废除。这则已有月余的旧闻,其有趣之处在于,按照协议的内容,这项协议在年便已到期,早已不具备效力。然而,菲律宾最高法院却在十四年后仿佛是灵光一现一般想起了这份协议,并将它从废纸堆里找了出来,再大费周章地予以废除,这背后显然有着很多不能为外人道的故事。
最直接的原因自不用说,菲律宾政府换届对菲律宾对华政策的影响是肉眼可见的。菲律宾现总统小马科斯是菲律宾前总统,也是被认为是菲律宾历史上造成过灾难性影响的政治人物老马科斯的儿子。菲律宾错过上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国际产业链转移,没有能够像亚洲四小龙、四小虎和中国一样崛起,甚至于如同韩国一般从落后国家一跃成为发达国家,老马科斯负有直接和主要责任。
著名up主小约翰可汗曾做过一期对老马科斯这个政治人物的回顾,简单来说,马科斯本人受著名的“五星天皇”麦克阿瑟提携进入菲律宾政坛,整个家族和美国关系匪浅,在亲美这件事上和另一个菲律宾的家族阿基诺家族是势均力敌的态势。小马科斯上台后必然要采取一些亲美措施,这是显而易见的,翻出来一份旧文档来做做样子倒也算是用心,既没有在实际操作层面损害中方利益导致中菲关系如同年南海仲裁案后一般迅速恶化,也对美国方面有个交代。就端水能力来看,小马科斯暂时没有翻车,换句话说就是美国还能够对这个前殖民地的现任总统抱以期望,期望他会积极配合美国的对华遏制围堵政策。
但是,再换句话说,小马科斯未必会采取一些不理智的操作,真的如同靠着母亲荫庇才荣登总统宝座的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三世一般,在自己的任期内让中菲关系天翻地覆。在南海地区,中国同南海周边国家“打假球”已经是所有人心照不宣的事实,只为了敷衍掉美国。在中国已经入列了三艘航母,且坐拥世界最大造船业的背景下,没有哪个南海国家真的愿意为美国火中取栗——除非美国人给的真的太多了,但这显然又不可能。美国乃至整个西方,在对待追随者这件事上都是极为苛刻的,既要坏事做尽,又要好处占尽,说的就是这群依旧不愿走出殖民时代荣光的宗教国家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