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中国的糖果艺术JAPANESEa
2023/5/31 来源:不详日本东京(Tokyo),日本民间艺术家正在制作糖果艺术美食:
在中国古代,人们食用和调味的甜品主要是天然的蜂蜜和米、麦制成的场、怡等物。蜂蜜是生物制品,而场和怡则是人工制品。
汉代的学者释“场,谓之糖”,又说“场,洋也,煮米消烂洋洋然也。怡弱于场,形怡怡然也,而怡,米孽煎也。可见至少在汉代,场和怡就已经是成熟的产品了。古时制作场和怡,在工艺上是差不多的,北魏贾思舰的《齐民要术》中已有记载,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则记录得更为详细,“凡怡场,稻、麦、黍、粟,皆可为之。《洪范》云‘稼墙作甘’及此乃穷其理。其法用稻麦之类浸湿,生芽暴干,然后煎炼调化而成。色以白者为上。赤色者名曰胶怡,一时宫中尚之,含于口内即溶化,形如唬拍。南方造饼饵者谓怡场为小糖,盖对蔗浆而得名也。”文中提到的蔗浆即甘蔗汁,在古代虽不及怡场、蜂蜜被普遍使用,却也是人们的生活中常见的甜饮品。
中国传统糖画视频:
糖人是以熬化的蔗糖或麦芽糖做成的各种造型,有人物、动物、花草等。
糖人制作是一种民间手工艺,手艺人多挑一个担子,一头是加热用的炉具,另一头是糖料和工具。糖料由蔗糖和麦芽糖加热调制而成,本色为棕黄色,也有的因加入颜料或色素而呈红色或绿色。使用时火候的控制是关键,过热则太稀易变形,偏冷又会太硬无法塑形。使用的工具很简单,多为勺形和铲形。
糖人不易保存,过去甜品短缺时,在把玩过后会吃掉糖人。如今出于卫生考虑,人们购买糖人更多地出于观赏目的而非食用,任其久置变黑变质。
据说中国宋代即有糖人,多是平面造型,如同今天的糖画,时称戏剧糖果,后来也被称作稠糖葫芦、吹糖麻婆子、打秋千稠饴、糖宜娘、糖官人、糖宝塔、糖龟儿等。过去的艺人多打着铜锣沿街叫卖,有的还带着一个画着花鸟兽虫的圆盘,交过钱后可以转动盘上指针,指在哪儿就做什么,以此来吸引孩子。过去糖人很便宜,在不富裕的时候是儿童很喜爱的玩物;在80年代初,几分钱或几个牙膏皮就可换一个糖人。如今儿童的玩物多了,糖人不再是单纯哄孩子的东西了,已经被作为一项民间艺术受到重视。现在沿街制做糖人的艺人少了,在北京年节的庙会上还可见到,糖人价格从几元到十几元不等。日本称为饴细工,有不同造型。
台湾吹糖艺术视频:
07:18吹糖人是把糖料吹制成各种造型。据说吹糖人技艺始于明末清初,制作时把糖稀熬好,用一根麦秸杆挑上一点糖稀,在对这麦秸杆吹气,糖稀随即像气球一样鼓起,在通过捏、转等手法配合吹起塑成各种造型。最后用竹签跳下,冷却后成型。吹糖人以动物造型居多,体态丰满,常见的是以十二生肖为内容。吹出的糖人质地很薄,易碎。
中国传统吹糖人手艺视频:
03:01画糖人是在石板或铜板上用糖浆画出者。石板多用光滑冰凉的大理石,用时在上面涂一层防粘的油。糖稀熬好后,用小勺舀起,在石板上浇出线条,组成图案。因糖稀在石板上很快就冷却了,所以要一气呵成,制作过程很是精彩。待造型完成后,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稍候凝结即成。
画糖人多流传于四川各地,以自贡地区的品种最多。糖画的内容多时鸟兽花虫,也有些高手制作复杂的戏剧人物,很是精妙。
塑糖人是用模具塑造造型。
中国传统的糖画和吹糖人:
感谢朋友们阅读观看。